民彩网平台

- 编辑 :
民彩网
时间 : 2023-01-21 浏览量 : 85 近日,尼日利亚国家食品药品管理局披露,由以岭药业研发生产的八子补肾胶囊、连花清咳片、通心络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4款创新专利中药已在尼日利亚以“草药与天然药物”身份获批注册。据了解,这意味着获批注册的四款中成药不仅能通过药店销售,还有望进入尼日利亚的医院。
图为2023年6月第四十三届肯尼亚药师学会年度科学会议上的以岭药业展台。企业供图
据了解,此次在尼日利亚获批的四款产品中,八子补肾胶囊是在中医气络学说精气神理论指导下研发而成的补肾精、抗衰老的创新专利中药。目前,已有北京中医药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等科研机构的十余项研究成果证实,八子补肾胶囊可通过逆转DNA甲基化衰老而延缓整体衰老,同时对骨骼、神经、血管、肌肉、生殖、免疫等多个系统的功能减退及衰老相关疾病也表现出确切改善作用。可通过改善细胞间通讯、调节表观遗传、减轻端粒耗损、维持线粒体稳态等多种途径延缓衰老并防治衰老相关疾病。相关科研成果已经发布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上。
连花清咳片是与连花清瘟同源同根、师出同门的“姊妹药”,均是在中医络病理论“肺络证治”指导下研制而成。在治疗上,连花清咳片侧重于“止咳化痰”,与市场上主流的祛痰镇咳产品相比,其具有多项明显优势:止咳化痰起效迅速,缩短单位时间咳嗽咳痰次数,减弱气道炎症引起的气道高反应性,缓解气道痉挛,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同时通过减少痰液生成,稀释痰液黏度、促进痰液排出,来通畅呼吸道,常用于咽炎、感冒、支气管炎等疾病引发的咳嗽咳痰症状的治疗。
通心络胶囊和芪苈强心胶囊是在络病理论脉络学说指导下研发出的心脑血管病领域两大创新专利中药,治疗范围涵盖了心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与慢性心力衰竭等适应症。2019年“中医脉络学说构建及其指导微血管病变防治”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该两款药品的临床疗效提供了扎实的实验与循证证据。
目前,以岭药业的连花清瘟、通心络、八子补肾等产品已进入世界上50多个国家和地区;改善睡眠的酸枣仁油软胶囊、连花呼吸系列等健康产品累计获得国际批文百余个。
尼日利亚民间有应用天然药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传统。此前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首次开设的中非中医药合作论坛上,以岭药业同尼日利亚方签署了中医药服务项目。以岭药业国际贸易中心总经理孙学非表示,未来,已经在当地注册的相关中成药不仅能通过药店销售,还有望进入尼日利亚的医院,造福更多海外民众。
中新网上海7月19日电 题:感“智”引领区:人工智能让中国制造业从“追赶者”变身“领跑者”
中新网记者 李佳佳
智能制造,中国制造业的前进方向,正在重塑中国制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它不仅让中国制造从过去的“追赶者”角色中逐渐蜕变,也有望让中国从“世界工厂”升级为“世界发动机”。
黑灯工厂、无人生产、机器人变同事和“搭档”、“透明化生产线”监测全流程作业……数字化和人工智能赋予中国制造业的改变正在从理想变为现实。
作为中国国内制冷压缩机行业的龙头企业,位于浦东社会主义现代化引领区,同时也是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的海立集团是“上海制造”一张响当当的名片。过去,海立位于上海的老厂子因为设备老化,大部分生产工序依靠工人手动,不仅生产效率低下,每逢旺季,就算加班加点仍无法满足大量订单需求,而铸造更新设备、扩大产能在寸土寸金的上海又困难重重。
擎朗送餐机器人模拟应用场景。 张亨伟 摄
是将上海工厂的全部产能进行外移,还是留在上海进行转型升级?最终,海立选择了留在自贸区。凭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激发出的巨大潜能让海立突破曾经面临的发展瓶颈:自动化产线,让土地得以集约高效利用;机器人,缓解了用工难、用工贵。如今再走进海立位于上海金桥的工厂,灵活的机械手臂按部就班地传递着焊接所需的零部件、汇聚着实时生产数据的“智慧大脑”在大屏幕上一览无遗……智能工厂内,一台台空调变频压缩机快速生产下线。
海立在浦东智能工厂内有一幅“制造部机器人自动化规划成果”图示,上面清楚地标明:“截至2022年7月,海立投入机器人75台,投入费用4750万元人民币,精简271人”。上海海立电器有限公司上海工厂总经理赵海冬说,工业制造业内有一个评价指标,那就是万名产业工人所拥有的机器人数量,在海立现在已经达到1万名产业工人有1400台机器人的水平,“这个指标远远高于现在一些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
企业的智能化改造也对产业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生产一线的员工,他们要从过去的体力劳动者转向一定的脑力劳动者,需要掌握包括设备调整,机器人调试这样新的技术,在短时期内虽然是一种挑战,但是一旦掌握了这些技能,他们在收入分配上也会相应地提高,对他们来说也是一种双赢的结果”,赵海冬表示。
老牌工业企业在智能化道路上一路追赶,从而突破瓶颈,实现了升级重塑。而对于从零开始的机器人产业而言,智能制造为它们开辟了多元的应用场景以及全新的赛道,甚至是从“追赶者”向“领跑者”的角色转变。机器人的范围很宽泛,在行业内机器人总体上分为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和特种机器人。位于上海自贸区金桥片区的中科新松和擎朗就分属前两条赛道。
如今,走进中科新松的研发区域,这里窗明几净且敞亮,面积不是特别大的空间里,分布着8-9个应用场景的研究空间,技术人员正对不同机械手臂的应用进行实验。
在由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7个部门印发的《“机器人+”应用行动实施方案》中提出,到2025年,中国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较2020年实现翻番,聚焦10大应用重点领域,突破100种以上机器人创新应用技术及解决方案。中国机器人产业即将迎来大发展。
听闻这一方案,中科新松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法设表示深受鼓舞。“在国际上,机器人制造领域已经形成了四大集团(日本的FANUC、德国的克劳斯·马夫、瑞士的ABB和瑞典的YASKAWA),它们经过长时间发展,在整个市场有很深的底蕴。对于国产机器人来讲,中国有着世界最大的竞争市场,这几年在中国所进行的集成技术演进,让我们与国外的差距进一步缩小。”他说,中国国产机器人还有一个极大的优势,那就是国内机器人制造企业具有完整的供应链和产品体系,“这让我们的成本包括性价比更好,也是国产品牌在竞争中逐步凸显的优势,这几年市场的占比也在逐步提高”。
李法设说:“尽管在技术上,国产机器人还处在追赶的水平,但中国有很多机器人落地场景,这些场景有且只有中国才有,这给国产机器人行业的创新和发展带来很好的源泉。”
国产工业机器人在追赶,而在服务机器人领域,尤其是商用服务机器人,擎朗智能不仅做到了中国国内出货量最大,就算在全球市场,其商用服务机器人销售量也拔得头筹。“我们产品有一半出口海外,而且出口的都是发达国家”,擎朗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CEO李通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我们去参与这个行业里最激烈的竞争,而且还‘打赢’了,从而在全球树立了龙头地位”。
走进擎朗的工厂,这里并不似外界所想象的那般酷炫,出现更多的反而是柔性生产线,即不同型号的机器人能够在同一条产线上进行生产和制造。在擎朗的合作伙伴名单上,也不乏软银、现代这样的知名跨国巨头,擎朗赢得国际伙伴认可的关键,一靠的是中国技术,尤其是中国这两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发展;二靠的是中国强大的制造业供应链体系及产业规模,性能和规模成本的双优势让擎朗在面临未来可能出现的激烈竞争时显得游刃有余。
“随着我们的规模越大,场景越多,产品的性能会逐渐更具有优势”,李通说,目前我们正处在该行业领域的第一梯队,我们不怕别人的拷贝,我们也知道未来还会有新的国际竞争对手加入,但当下我们还是比较有自信的。
李通认为,目前高端制造业竞争的本质不在于工厂,中国制造业在一些工业核心器件的生产研发上仍相对滞后,但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情况则不同,“这实际上不是一种‘弯道超车’,而是‘换道超车’”,李通认为,这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有点类似,国外企业在汽油车上的研发生产那么多年,中国很难在短时间内追赶上最高水平,但在新能源汽车这个赛道则不然,中国有自己的电机技术、电控技术和无人驾驶技术,再加上大规模制造业,使得新能源车可以规模化地扩张,服务机器人能够快速发展起来,并且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在谈及未来的规划时,李通说到一个“新出海”的理念。他认为,高附加值、高技术产品的出口,尤其是针对发达国家的出口才能代表中国高端制造业的未来,也是一个必须改革和变化的方向,“中国的高端制造业需要在产业链中去争取更高的利润空间”。(完)
- 光伏、锂电、汽车产品出口势头强劲 成江西外贸增长新动能 2023-03-13
- 报告:2022年中国工业互联网市场规模总量达8647.5亿元,同比增13.6% 2023-03-07
- 第33届香港书展开幕 2023-01-20
- 西藏民营企业家马文军的“一碗面”和“一片林” 2022-11-29
- 商务部:中国正与CPTPP各成员沟通磋商 2023-05-18
- 四川大学招生办:网传川大招生宣传片系网民擅自制作发布 已报案 2023-02-26
- 商务部:下半年将全力推动外贸促稳提质 2023-03-30
- 香港民政及青年事务局局长:内地实习让学生开阔视野 2023-02-06
- 1000天 运城青春加速度 2023-04-01
- 北京民盟与东胡林遗址保护的历史之约 2023-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