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7月19日电 据广西桂林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官方微博消息,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19日发布情况通报称,2023年7月18日15点20分许,阳朔县遇龙河景区遇龙桥码头发生一起筏工与游客冲突事件。
事发后,阳朔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成立工作小组进行调查处置。经调查,事件起因系游客嬉水影响竹筏靠岸引起口角,进而引发肢体冲突。冲突发生后,已于第一时间将1名游客送至医院检查,经初步诊断身体无大碍。

目前,涉事3名筏工因殴打他人已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十五日并处罚款:对涉事的遇龙河公司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停职处理;按相关制度规定对码头管理人员进行处理。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已向相关游客通报调查处理情况并致歉。
下一步,阳朔县将举一反三,对全县旅游市场加强监管,对旅游从业人员加强教育监督,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图片来源:阳朔县文化广电体育和旅游局官方微博

中新网太原7月19日电 (刘小红 黛宁)近年来,山西省黎城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旱鸭养殖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民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走出一条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化的乡村振兴之路。
19日,记者在黎城县一家旱鸭养殖基地看到,温度适宜、空气湿润、光线充足的鸭棚内,一只只体态丰腴的鸭子不时拍打着翅膀,叫声清脆悦耳、此起彼伏。
据了解,自2020年开始,黎城县北马、东阳关种鸭养殖基地先后投入运营,共建设养殖大棚114栋,可养殖种鸭68万只,年产种蛋1.5亿枚。每栋鸭舍采用散养的方式,5000只鸭子配备一位“鸭司令”,在鸭棚与鸭子同吃同住,观察鸭子的生长状态和保障鸭舍内的卫生情况。
近年来,山西省黎城县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动旱鸭养殖全产业链发展,带动民众增收和地方经济发展。 黎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东阳关种鸭养殖基地负责人王德均告诉记者:“种鸭从育雏、育成、产蛋三个阶段,都严格按照培育标准,控制好种鸭的均匀度和体重,保证成活率和产蛋率;特别是夏季,我们会添加防暑降温药物,增加鸭棚通风量,保持饮水和饲料充足,并及时铺撒稻壳,定期进行消毒,保证鸭舍环境的舒适和干燥,现在每天的产蛋率达到95%以上。”
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是黎城县目前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种鸭养殖场,依托标准化、数字化、规范化养殖技术的领先优势,打造集种鸭、商品鸭、屠宰、饲料、物流、保健品、循环农业等为一体的鸭全产业链综合体,为黎城乡村振兴事业树标杆、做示范。
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建设完成后,黎城县将在全县范围内,采取“公司自建”“公司+村集体+脱贫户”“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公司+农户”“公司+社会资本”等五种模式与当地民众开展商品鸭养殖合作,实现商品鸭存栏600万只。
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是黎城县目前在建的规模最大的种鸭养殖场。 黎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旱鸭养殖项目能带动村民就近就业,下一步开展商品鸭养殖后,将为有意向搞养殖业的村民提供所需技术、饲料、设备,带动村民发展肉鸭养殖,增加收入。”王德均说。
三年来,黎城县百万旱鸭全产业链项目规模化养殖已初步形成,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目2022年入选山西省农业十大产业集群项目,被评为山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养殖基地入选2022年省级特色产业帮扶基地,被长治市乡村振兴局评为“产业示范园区”。(完)